![]() |
|
|||
北京晚報記者
請問黃潔夫委員,女孩怒斥號販子視頻讓號販子治理又進入一輪新高潮,有的說取消醫生的加號權,甚至有的醫院說要取消現場掛號,您認爲這些措施能否徹底打掉號販子的生存空間?您認爲怎樣才能更好的解決號販子問題?[ 2016-03-09 10:18 ]
黃潔夫
你提到的這個問題也是這兩天政協委員熱議的題目。號販子反映了一個問題,就是老百姓要看一個好醫生真難,很不容易找到一個好醫生。同時不是救人救命花4500塊錢,而是一個門診號花4500塊錢。這反映了我們國家的醫療資源結構性矛盾嚴重錯配,都集中在大醫院,基層醫院沒有人去看病。這個事情的另外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們政協委員的心疼,大家感到很委屈,國家規定的價格沒有正確反映醫生合理的勞動收入。我跟大家講一個事情,昨天中午我們十多個政協委員坐在華北賓館吃飯,我們十多個人中間有六個都是醫學專家,大家都說他們的醫院都有號販子在炒他們的號,其中有一個神經外科醫生,他的號是8000塊錢,他是一分錢拿不到的,他也不知道炒到8000塊錢,所以醫生感到很委屈,他一天要看60到100個病人,病人花幾千塊錢到他這兒來,幾分鐘就打發了,他也感到心裏很疼,患者走了不是感謝他,而是滿臉怒氣,花了那麼多錢幾分鐘就打發走了,醫生也感到很委屈。這就反映我們國家整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是嚴重的結構錯配,沒有很公正的醫療衛生環境。[ 2016-03-09 10:22 ]
黃潔夫
剛纔說抓黃牛,我們是支持的,依法逮捕這些人。但是抓這些黃牛和醫生不能加號,同時有些醫院取消門診號,我們覺得抓人是對的,可是限制大可商榷,這是想用計劃經濟的手段斷絕這個事情,大多數政協委員覺得是不可行的。這就像外科醫生講,外科醫生治個病,腹腔膿腫,不能說切開引流了就解決問題了,切開排膿引流要好幾天,過幾天可能就復發了,復發還可能致命,所以要進行根治性的治療,要把病竈切掉。怎麼切掉呢?所以根治號販子現象還是要靠推動我們的改革和發展。準確一點講,就是要依照十八屆三中全會講的,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上起決定性作用,政府也要發揮好作用。也就是我們經常講的,用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場的無形之手,把這個市場建設好,我們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要怕用市場經濟的規律,現在有的好象說到市場就是洪水猛獸。[ 2016-03-09 10:26 ]
黃潔夫
中央不斷提出對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對於醫院體系,就是2萬多家醫院進行外科手術式的改革,該公立的就公立,該民營的就是民營醫院,該慈善的就是慈善醫院,把它分清楚,老百姓的選擇就多了,醫生的合理價格,他可以在不同的就醫環境裏可以很公正的體現了,不要說到民營醫院就是誠信不好的醫院,這是不對的,其實美國最好的醫院都是私有醫院,臺灣的長庚醫院是公益性的性質,比現在中國大陸的任何一家公立醫院都更公益。所以我們政府要管的是爲人民羣衆提供基本的醫療衛生服務,保證社會公平公正,每個人都可以得到醫療,但是多元性的、高端的服務要開放市場,要讓社會資本進入社會辦醫,讓民營醫院甚至外資進入到市場裏來,把這塊蛋糕做大,而不是這一塊小蛋糕用計劃經濟來分配。所以這樣才能很好的解決。[ 2016-03-09 10:26 ]
黃潔夫
講到號販子,我就想到了春運的票販子,春運的票販子前幾年很嚴重,但是交通部門還是做了很好的工作,利用了政府和市場的力量,他們大力發展了交通運輸事業,比如民航,有很多飛機場,也有很多好飛機,還有高鐵、公路,從資源上解決了供給問題,票販子還有,但是現象大大減少。同時高鐵還成了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名片。我期待中國要通過發展,不要有醫院的票販子了,我們多出幾個像高鐵這樣的名片,同時中國的醫護人員有能力、有信心產生幾個像高鐵一樣的醫藥界好名片。[ 2016-03-09 10:27 ]
新華社記者
剛纔聽到有委員在回答問題時提到了殘疾人的問題,據我瞭解,現在中國大概還有800萬殘疾兒童,他們的教育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請問李衛紅委員,現在我國特殊教育還有哪些困難和挑戰?怎麼樣更好的推動特殊教育改革和發展呢?[ 2016-03-09 10:28 ]
李衛紅
謝謝提出這個問題,因爲這個問題確實非常重要。殘疾兒童的入學問題、殘疾兒童的教育質量問題,始終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全力推動。辦好特殊教育是我們政府的重要職責,因爲這個事情很嚴重,它關係到教育的公平,關係到教育到2020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特別是它關乎到民生的保障、民生的需求,這件事情很大,比起受教育人口來講,雖然人數不是特別多,但是這個事情是非常大的,始終得到黨和政府特別是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各個部門的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我們應該看到,在解決殘疾兒童的上學問題上,接受良好的教育方面,我們做了很多工作,義務教育階段的普及率,殘疾兒童入學率在不斷提高,他們的辦學條件也在不斷改善,殘疾兒童所需要的教育特殊老師和專業服務人員素質也在不斷提高,這些都是非常好的方面。[ 2016-03-09 10:29 ]
李衛紅
但是我們必須看到,在這個問題上發展並不平衡。剛纔我說鄉村教育問題,由於我們國家現階段的國情決定了,在農村、在西部、在少數民族地區,在這些邊遠山區等地方,殘疾兒童的入學還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殘疾兒童要上學,所要提供的條件、校舍、教具、老師等都不同其他普通小孩,由於辦學條件的限制、辦學規模有限,因此,該上學的是不是能夠全部解決、全覆蓋?在他們入學問題上是不是能解決?這些問題我們還要高度重視,是我們要推動的問題。[ 2016-03-09 10:31 ]
李衛紅
下一步,今年政協把特殊教育問題列爲2016年政協重點調研的內容,而且要召開雙週協商會,專門請各個相關部門共同商談如何把特殊教育辦好的問題。我作爲政協委員發表一點建議,如何辦好特殊教育是不是應該這樣考慮。[ 2016-03-09 10:31 ]
李衛紅
一要建立起保障殘疾兒童上學的必要教學條件,教育體系要建立起來。二要提供爲殘疾兒童教育必要的財政經費保障體系。這兩個體系的建立,把殘疾兒童上學問題辦好是至關重要的。殘疾兒童有特殊性,他上學也可能是隨班就讀,上普通學校,要視他本身的殘疾程度。也許他的殘疾程度不允許他隨班就讀,那就要上特殊學校,也有的殘疾兒童要採取送教上門的辦法解決他們的教育問題,我覺得必須要根據殘疾兒童本身的特點進行各方面的工作。[ 2016-03-09 10:32 ]
李衛紅
再有就是提供保障。我們有中央政府,我們做了很多具體政策方面的措施,比如規定30萬人以上的縣城必須要建一個特教學校或者特教中心,這項任務據我們瞭解落實的很好。像這樣辦學條件的改善、辦學規模的擴大,包括提供必要特殊教育的專業化教師、專業化輔助人員,像這些事情需要國家花錢,就要把政策傾斜到這方面,多爲特殊羣體、弱勢羣體提供必要的條件,需要中央財政的支持,也需要各地政府的支持。所以我相信,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和大力推動下,在各個方面、各個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中國的殘疾兒童一定能夠像其他兒童一樣,在祖國的懷抱裏幸福成長。[ 2016-03-09 10:33 ]
光明日報記者
請問劉長銘委員,我們知道您是北京名校校長,現在在社會上有一種擇校熱,前不久在北京的一所某著名小學附近賣了一套每平米40多萬元的天價房。請問您對於擇校熱是什麼樣的看法?另外,現在很多名校在各地紛紛建立分校,您認爲這種方法對緩解擇校熱是有效的辦法嗎?[ 2016-03-09 10:34 ]
劉長銘
謝謝你的問題,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剛剛開會時,有一個年輕的小記者問我說你對於40多萬一平米的學區房怎麼看,我想來想去,我說我們今天不討論這個問題吧,我給婉言謝絕了,但是今天躲不過去了。[ 2016-03-09 10:34 ]
劉長銘
首先,擇校實際上是社會進步的一種體現,爲什麼這樣說呢?當人們滿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以後,人們對於生活的品位、質量,對於精神文化就要提出新的需求,這是一種更高層次的需求。我們現在關注了後代的教育,說明我們進步了、發展了。所以我們應該認真對待這個問題,可以理解。當然這對於每一個老師、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特別是校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6-03-09 10:35 ]
劉長銘
你所說的這種情況更多發生在低幼年級家長中,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呢?我這樣回答。如果是我,我不這麼做。如果是我,我會把更多的精力,包括我家庭的財力放在改善家庭教育的品質和質量上。這裏頭包括帶孩子做各種活動,開拓他的興趣,這裏還有保護他的興趣,比如帶孩子去遠足,做一些戶外體育運動,培養孩子的意志。我覺得家庭教育應該解決一個最重要的問題或者說家庭教育最重要的目標,應該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品格、性情、興趣,開闊他的眼界,開闊他的胸懷,使他將來更好的融入到社會生活和學校生活當中。其實有很多事例證明,家庭教育是決定這個孩子未來職業成功、生活幸福的最重要因素。[ 2016-03-09 10:36 ]
劉長銘
到今年,我做教育做了40年,集40年之經驗,我可以非常負責任的跟大家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我們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改進家庭教育上。[ 2016-03-09 10:36 ]
劉長銘
剛纔談到一些優質學校建分校,我覺得這是推進教育均衡化發展、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輻射優質教育資源的一個舉措,從這些年來一些學校辦的分校發展情況來看,我認爲總體上是成功的,使得優質教育資源得到了擴大,在更大程度上滿足了社會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 2016-03-09 10:37 ]
劉長銘
在這裏我談一點,在推動教育均衡發展過程中,我們應該大力興辦民辦教育。剛纔黃部長談到,我們要把蛋糕做大,除了做大之外,我們還應該做出各種口味的蛋糕,滿足社會對教育的需求。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和“十三五”規劃綱要中都談到,城鄉義務教育、公辦學校的標準化建設問題,改善弱勢學校和寄宿制學校辦學條件,優化教育佈局。所以構建一個現代的國民教育體系,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都擔負着重要功能,公辦的教育應該不斷地推進公共教育資源的標準化配置,我們的社會不斷進步,配置的標準和底線會不斷提高,而民辦教育更多的向社會提供個性化教育服務。我覺得只有這樣,才能夠談到構建成現代的國民教育體系。我相信我們把蛋糕不斷做大和做出各種口味的蛋糕,擇校問題會逐步得到緩解,我們的教育會逐步滿足人們對教育的需求。[ 2016-03-09 10:38 ]
主持人
本場記者會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記者,再見。[ 2016-03-09 10: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