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山裏的人,以爲出了山就是天堂
17日清晨,空降兵某部終於拿到了一張地圖,指揮官隨即召開各個搶救連隊開會。
紅白鎮那些大山裏的村莊,一直還無法順利挺進,困難多多,因爲沒有軍用地圖,只能按照部隊正常行走速度一小時五公里來估計救援地點的位置。
有時,一夜餘震,山體崩塌,用腳丈量出來的方向和位置,又復徒勞。
與世隔絕的日子裏,魏師傅帳篷旁邊有輛破車,用車載收音機收聽消息,再有就是聽從外面回到鎮裏的人的講述。後者常常成爲謠言的渠道,魏師傅說,成都因爲地震踐踏死了幾十人,這些常常加劇他們的恐懼感。
他說,最想知道的是外面有沒有人來救我們,可是每次都失望。他甚至從收音機裏聽出了問題,“總理去了北川,北川成焦點,去了都江堰,都江堰也成了焦點,總理也來了什邡市,可是爲什麼還是聽不到什邡的消息?”
陸續有部隊進駐,急馳的車頭紅旗獵獵飄揚。新加坡救援隊也趕來了,在與地方商討施救地點時發生了小的分歧,地方指揮部最初希望救援隊能在一處泥石流滑坡地帶營救,但新加坡指揮官直搖頭,因爲他們的專業地震蒐集設備適合的是現代房屋,而不是泥石流。
那些地震發生後翻山越嶺直接逃往市區的村民,知曉道路打通的消息後,急着回到鎮裏,帶着大山深處倖存者的消息,要求鎮上的指揮部前去救助。
臨時搭建的指揮部裏一片忙亂。山裏少華中學的劉老師見人就說,去救人啊,去救人啊。他所在的小學,十幾名學生一個都沒有逃出來,他和村裏其他數位壯年,翻山十幾個小時得以倖免。
山路早就被泥石流封死,最好的方式是直升機空降救援人員,但一切需要彙報調度總部。因爲空軍力量大部分調往北川和汶川,沒人知道,需要多久才能期盼到飛機光顧這裏。
空降兵某部決定立即增派小分隊進山搜尋,前一天已經出發的小分隊還無消息,攜帶的海事衛星電話,總是聯繫不上,生死未卜,不過這些已經不再重要,總之不能坐等。
指揮官在現場點名突擊隊員。餘震依舊頻繁,來襲時四面山頭的巨石重又嘩嘩落下。危險還不止於此,地方公安通報說,山裏一處名爲“歡樂驚奇谷”的地方,一座動物園因爲地震破壞,老虎獅子重歸了山林。
有部隊軍官看到了獅子的蹤跡,告誡士兵晚上不要單獨行動。每次突擊小分隊進山搜尋倖存者,都要增派兩名荷槍實彈的士兵,攜帶的武器派上了用場,子彈第一次拆開了封裝。
山裏的老百姓問前去救援的戰士,他們在紅白鎮上學的孩子的情況,戰士們都不敢說出真相。山裏的人不知道外面發生了什麼,以爲出了山就是天堂。
鎮政府已經坍塌無蹤,鎮上臨時的指揮部裏,這些大多死地餘生的官員,不能從容地表達私人憂傷,太多的調度嚮導工作需要地方官員承擔。17日凌晨三點,碰頭會還沒結束。
對於父母官,魏師傅儘管有不滿,認爲自救的效率不高,過多依賴等待外援,但他仍保持着最大的寬容和理解,“人家也是人啊,也有娃死了啊。”當然他也承認,不能以電視劇《國家幹部》中的官員標準要求現實,“那是虛構的”。
一處本該梨花爛漫的地方
魏師傅把兒子葬在梨嶺上。
一處本該梨花爛漫的地方,如今密佈着上千個臨時開挖的土坑,比鄰而居,南向而立,遙對着已成廢墟的家鄉。未及花齡的梨樹,夾雜其間,成爲死者惟一的陪伴。
與其他地方的集體掩埋不同,紅白鎮抗災指揮部採取了單人單坑的掩埋方式。鎮裏有官員說,照顧當地的習俗和家屬的情感,如果集體掩埋,現在不找,將來也會找我們。
過去的四天內,空降兵某部戰士用鐵鍬、風鎬在這片荒草依依的斜坡上,開鑿出上千座土坑,如今頂上的三層屍坑已經各有其主。道路一通,救援速度大規模推進,大量屍體被發現,墓地飛快鋪展開來。
17日清晨,又有六具黃色裹屍袋被戴着消毒面具的解放軍戰士擡上山。35歲的母親黃小俊和4歲的兒子就在其中。他們在金河磷礦家屬樓裏被發現時,母子抱在一起。上山的路途,沒有嗩吶,沒有哀樂,輓歌是不時飛過頭頂的直升機的轟鳴聲。
黃小俊的丈夫寂然無聲,年逾七旬的父親執意給女兒的下葬指點風水。屍坑太淺,死者的兄弟,赤着上身在做最後的深挖和平整工作。沒有棺木,家屬臨時從廢墟中尋來木門,簡單拆卸後,在土坑周圍佈置,“這是枕頭”。
負責掩埋的解放軍戰士默許着這一切,前些時候,爲了滿足遲歸家屬的要求,他們甚至把一些屍體重新挖出來,清理後,讓家屬盡着最後的祭奠。
墳墓太多了,爲了將來有機會遷葬時,不至於認不出位置,黃小俊的父親用剪刀在木板上刻着女兒的名字,可是不放心,又在最近的一棵梨樹上刻着女兒的名字。還是不放心,又在最近的石牆上刻上了女兒的名字。
從廢墟中拾掇而出的紅磚,被當場敲打去粘連的混凝土,繞土堆鋪成一圈,在墓碑處壘成一塊。白色的石灰粉灑下,騰起瀰漫的煙霧。鞭炮響徹山樑。兩根蠟燭,三炷高香,山上起風了,黃小俊的丈夫用雙手呵護着孱弱的火焰。
中午,海軍總醫院防疫專家趕到了,梨嶺成爲重點盯防的地方,每半小時需要檢測或噴灑,醫院的專家說,屍坑太淺了,如果情勢足夠嚴重,不排除採用整體覆土的形式。
那樣的話,村民們他日遷葬的願望將化爲烏有。
負責防疫的士兵和醫生,已經在沿路增設關卡,給每一個進出的人噴灑消毒藥水。
試圖轉移財產的居民,也被堅持原則的醫生要求開包檢查,棉製品被一律丟棄焚燒,因爲容易攜帶細菌。類似金屬物品則可以在消毒後帶離。
漢旺醫院的副院長遇到不太配合的村民時,用濃重的川音勸慰道,“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