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季節變換,2008年的供暖季已經到來。連日來,北方各大城市相繼對供暖費用上調進行聽證,大部分城市都做出了漲價的決定。供暖費用『漲聲一片』、『逢聽必漲』成為民眾熱議的話題。
有調查顯示:供暖費大部分是由業主獨立承擔,被訪者反映即使維持當前的價格不漲價,他們也感覺到供暖價格偏高。同時,部分市民也對政府調整供暖價格表示了理解,其中爭議最大的就是供暖成本上漲是否只讓市民來埋單,有超過七成的人認為政府應該進行財政補貼;超過九成的被調查者對當前北方一些城市的供暖聽證會表示了自己的不滿,認為,聽證會只不過是走過場,簡直是『聽漲會』。(新華網10月27日)
為何民眾對於供暖費用上漲的反應如此之強烈?為什麼一提到供暖,民眾就如鯁在喉不吐不快?現在民眾熱議的焦點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
一、供暖成本公開纔能取信於民
提到供暖,民眾紛紛叫苦不迭。企業聲稱連年喊虧損,要求漲價、漲價、再漲價,即使今年大部分城市的供暖價格都有較大幅度上漲的情況下,企業依然聲稱自己虧損。但是,企業虧損並不能成為價格上漲的理由。
事實上,民眾並不能了解供暖企業的『虧損』是否真的由煤炭價格上漲、供暖成本上揚導致。如果的確因為原料漲價,提價合理、在承受范圍內,民眾是能夠理解和支持的。但問題是,口說無憑,不能僅靠企業紅口白牙、自說自話,必須提供明晰、權威的成本數據,讓老百姓能夠清楚明白地看見。
為什麼要漲價,漲價的因素有哪些,企業如何消化這些漲價因素,民眾交的錢是否真的用在了采暖上……這些信息都需要公開,讓民眾心中有一本明白帳。而現實情況呢?很多供暖企業屬於壟斷經營,高工資、高管理費必然帶來高成本的運營,所謂『企業虧損』有多少是經營性虧損,多少是政策性虧損?這些,企業不願意公開,政府沒有介入審計,民眾自然也是不知情。
企業賬目不透明,信息不公開,民眾的知情權無法得到保障,企業即使真的『漲價有理』,民眾也依然會對此表示懷疑。
二、費用漲了,服務質量不提昇仍然讓人詬病
供暖服務質量是民眾不滿的另一『集中話題』。很多地方的供暖企業的服務依然是一派大爺作風。消費者先交錢,先溫暖了幾天,接著就開始忽冷忽熱、該熱不熱,甚至中間再來幾次停頓檢修,反反復復、關關停停,供暖的錢是越交越多,但該有的服務卻一點也沒有享受到。暖氣暖氣,『暖』還沒有享受好,『氣』倒是受了不少。
目前我國的供暖行業大部分還是壟斷或者半壟斷性質,絕大部分都從以前的國有企業改制而來,也秉承了很多壟斷行業的先天弊病:服務效率和意識不高,大老爺做派,拒絕有利於人民但有損行業利益的改革等等。比如說,現在比集中供暖的相對科學的分戶計量供暖,供暖企業往往拒絕。為什麼?說到底,還是壟斷利益驅使。
正因為取暖是剛性需求,而供暖又是壟斷性質,供需關系極度不平衡,所以面對現在供暖費用『聽取漲聲一片』的形勢,民眾也沒有多少選擇餘地。再加上某些企業一如既往的服務水平和態度,消費者怨聲載道也在所難免。
三、公共服務行業,政府聲音不可缺失
成本上漲導致供暖費上調,多數民眾表示理解,但成本上漲不應由消費者獨自承擔。大多數民眾認為,成本的上漲應該由企業、民眾和政府共同承擔,而不應該把上漲壓力全部轉嫁給消費者。而其中,政府又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隨著國有企業體制改革,供暖商品化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必然選擇。但是,暖氣成為了商品並不代表政府就可以高高掛起當『甩手掌櫃』,因為供暖行業的公益性質決定了供暖企業的社會責任,以及政府所必須承擔的道義。
一方面,政府應該勇於承擔責任,對供暖企業進行監督和審計,對相關信息進行公開;另一方面,應該積極推動科學的熱能計量方法。政府部門不是行業利益的代言人,更不是壟斷企業的傳聲筒。此前有報道稱,鄭州消費者對供暖價格聽證會中存在的程序倒置表示懷疑,並已經對鄭州市物價局提起了訴訟。作為人民利益的保護者,如果政府違背了自身為人民服務的性質,轉身為了利益而給壟斷行業為虎作倀,那處於弱勢地位的民眾,又該有誰可以依傍呢?
面對消費者要求公開成本、變『暗補』為『明補』的要求,面對民眾要求對供暖企業進行審計和監督的要求,政府不能坐視不理,應該積極響應。對於推廣科學供熱計量、建築節能,政府部門也應擔負起首要責任和推動者。
煤價上漲,供暖費用上調,可以理解。但成本上漲不應由民眾獨自埋單,供熱企業和政府也應共同分擔。
企業可以積極從內部、從自身改革做起,挖潛力搞節約,而不是一味哭窮;民眾也應該承擔部分因市場因素導致的成本上漲,接受一部分的上漲費用;政府部門應該發放供暖補助,由『暗補』變為『明補』,同時可以考慮制定供暖的政府指導價,防止供暖企業借口成本上漲隨意漲價。
一個供暖季過去了,另一個還會到來。本季供暖費用上漲已經成為必然,民眾也成為成本上漲最大的埋單者。而在下一個供暖季到來之前,如何對供暖體制和方式進行改革,如何協調供暖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關系,纔是政府需要長期規劃的事情。
廣大民眾希望的是,在下一個采暖季到來之時,不會再因供暖企業所謂的『成本上漲』而獨自埋單。(秋霜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