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家有賢淑後盾風雨征程排憂
幹工作響噹噹沒得說,回到家裏老杜同樣是家裏的依靠。老杜是這樣歸納警察職業和家庭之間的關係,“警察是個特殊行當,要想工作出成績,家裏的事情也必須處理好。這就像打仗,後方不穩定,前方再努力也是白搭”。談到自己的家庭,老杜是即無奈又欣慰,無奈的是他早已成年的兒子是個先天小腦畸形生活不能自理的殘疾人,欣慰的是他有一個深明大義,始終無怨無悔默默支持他的好妻子。
老杜說:“人這一生中包含很多東西,家庭、生活、事業、理想。我的事業是警察,我的理想是當個好警察,可是沒有家人的付出,我肯定要分心……”言及至此,老杜緊咬嘴脣,深深地埋下了頭,眼裏閃動着晶瑩的淚光。
說起來,老杜夫妻倆支撐起這個家庭真是不易。他有着一兒一女,兒子今年已29歲,女兒24歲,妻子秦桂珍原來是一名中學教師。兒子一歲多的時候,老覺得他有些不對勁的老杜夫妻,帶兒子去北京大醫院檢查,確診爲先天性小腦畸形,醫生斷言這種病無法醫治註定終身殘疾,同時活不過15歲。當時,還在部隊服役的老杜和妻子彷彿天塌下來一樣,好長時間都難以回到無情的現實中。兒子曾經是兩人的未來和希望,給兒子起的名字叫“鵬程”,希望兒子將來展翅翱翔,鵬程萬里。他們無數次地憧憬、編織着兒子的將來。現在希望破滅了,妻子時常看着兒子發呆落淚,她怎麼也不相信這會是真的。面對可憐又註定是自己和老杜累贅的兒子,她以超凡的母愛細心呵護,精心照料,不讓兒子受一點點的委屈。隨着歲月的流逝,醫生的斷言很快應驗,從少年、青年、到成年,兒子至今不會說話,智力僅相當於一個10歲兒童的水平,走路搖晃不穩,還時常癲癇病發作,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全靠家人伺候,唯一沒有應驗的是兒子現在已經29歲了,他還在頑強地活着,這也許是老天對老杜一家人悉心照料的唯一回報。另外,他還有單身的母親和單身的老岳父,二老都是年近八旬的老人了,也都需要他們夫妻倆去關心照顧。家庭的窘境,是老杜一個沉重的負擔,特別是殘疾兒子,更是他的一大心病。可以說,這孩子從小到大讓他和妻子操碎了心。可是,儘管這樣,老杜從沒因家裏的事兒、孩子的事兒耽誤一天工作。多年來,每逢家庭和事業發生衝突時,他都義無返顧地選擇事業。但他深知,自己之所以能夠在關鍵時刻不掉鏈子,並不是自己有多麼偉大,而是妻子用柔弱的肩膀獨自扛起了家庭的重擔,照顧老人,撫養、伺候殘疾孩子。
老杜的愛人秦老師不僅是個典型的賢妻良母,還曾是一名好學上進的女強人。想當年,她是村內小學的一名民辦教師,77年恢復高考的那一年,她憑藉優異的成績考入到薊縣師範,畢業後在家鄉的中學當上了一名中學教師,期間曾有多篇論文獲獎,並被評爲小學高級教師職稱,她同樣鍾愛自己的教育事業。但照顧殘疾兒子的生活就象一座大山,壓的她喘不過氣來。兒子年幼時,她一直在學校教數學,主課教學任務本身就壓力大,站在課堂上的她還要時時掛念兒子。那時候,除節假日和晚上下班回家,殘疾兒子主要靠婆婆照顧。兒子從小到大就追她一個人,任性的很,每每到晚上下班的點,殘疾兒子就會早早地拉着奶奶的手,站在村口等媽媽,風雨無阻,往往一站就是一個小時。在寒冷的冬季,每次看見冰天雪地中小臉凍的發紫的兒子,和在雨雪中瑟瑟發抖的婆婆令人傷感的等候場景,秦老師都飛跑過去,將兒子凍僵的手拉進自己的懷裏,心裏一陣陣的發酸。
母愛無私。兒子的殘疾已屬不幸,再殘疾也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更需要加倍的母愛。從小到大,秦老師不讓兒子受一點的委屈,時刻以一種博大的母愛呵護着他的一切。一次,在家休假忙活做飯的秦老師一眼沒有照顧到,兒子癲癇突然發作,一瘸一拐的挪動身軀中,一頭栽倒在發紅的電爐子上,當時就將小胳膊燙掉了一塊皮。秦老師發現情況連忙將兒子抱在懷裏,看到兒子的慘狀,秦老師嚇的臉色煞白,心疼的淚水奪眶而出。此時剛剛一歲多的兒子不知是因爲自己作錯了事情心怯,還是痛感神經麻痹,竟然一聲沒吭。從此之後,秦老師格外留心,按時給他服用抑制癲癇發作的藥物,在家時一會也不讓兒子離開自己的視線,在學校也是時常牽腸掛肚,生怕兒子出現什麼閃失。一次,兒子上廁所,等了半天不見兒子出來,放心不下的秦老師連忙到廁所查看,兒子沒在裏面,一番急急火火查找後,她聽見水缸裏面傳來撲通撲通的水聲,趕過去一看,兒子正在水缸裏面玩的正歡,忙一把將兒子拎出,不知危險的兒子還在咧着嘴傻笑,而秦老師在又一次擔驚受怕後,心臟撲騰個不停,坐在地上久久站不起身子。即使每天按時給兒子喂藥,但遇到換季時節,兒子的癲癇還是時常發作,每每這時,似有預感的兒子都要撲倒在媽媽的身邊,他在潛意識裏知道這時候只有媽媽能給他帶來撫慰。看着兒子痛苦掙扎的表情,秦老師的心在流血。後來逐漸習慣了兒子發病症狀的秦老師會慢慢將兒子放平,爲其掐人中緩解症狀,一步不離地守候在他的身旁。
兒子五歲的時候,老杜夫妻又添了女兒。女兒從小聰明伶俐,儘管家庭的負擔愈發沉重,但兩口子又看到了新的希望。同時要照顧兩個孩子,更加忙活的秦老師整日心力交瘁。雖然有了女兒,但對殘疾兒子的愛絲毫不減,直到今日,兒子的一日三餐都是靠秦老師和家人一口一口地喂,穿衣也要靠她協助。秦老師從來不急不惱,總是把兒子打理的利利索索。家裏沒有什麼像樣的傢俱,但總是讓秦老師拾掇的一塵不染,讓人一進家門就能感覺到女主人的持家能力。後來,女兒開始上學,晚上到家寫作業,看到小妹鋪開作業本認真的寫作業,殘疾兒子也一臉興奮湊上前去。身爲教師的她不由的爲之一震,隨後她專門爲兒子買來紙和筆,教兒子寫字,兒子對媽媽給買來的東西格外珍惜,每次一番塗抹後,都會自己收拾的整整齊齊不讓人動。儘管秦老師教會兒子寫字的期望最終成爲泡影,但看到兒子認真投入地在紙上亂寫亂畫的投入勁頭,也感到莫大欣慰。
老杜坦言:“不是誇自己的老伴,這些年如果不是遇到她,我們的傻兒子活不到今天”。確實,爲了支撐這個風雨家庭,爲了照顧殘疾兒子,爲了不讓老杜分心,好強的秦老師做出了巨大犧牲。多年來,她幾乎沒有外出旅遊過,學校、家庭,兩點一線的單調生活陪伴了她的大半生。2007年,市公安局組織功模民警去海南旅遊,可以帶家屬,老杜榮幸地成爲其中一員,但兒子離不開她的現狀,讓她不得不放棄,最終是女兒陪伴老杜去的海南。
事業與家庭的雙重壓力終於擊垮了秦老師。九年前的一天,正在上課的秦老師突然感到一陣的眩暈,隨即暈倒在地,不停的嘔吐。經醫院診斷,她患上了嚴重的頸椎病、腰椎病和心臟供血不足,是因過度勞累所致。經一個多月的住院治療,症狀有所緩解,但秦老師時常感覺到後背象是背了一座山一樣沉重。學校爲了照顧她,從此讓她改教副科。此時,殘疾兒子已經20多歲了,家中老婆婆也是年事已高,不僅無力替自己承擔日常看護殘疾兒子的責任,也到了需要人照顧的年齡。自己身上的病又時常發作,再這麼撐下去,恐怕垮掉的不僅僅是自己。爲了讓老杜能夠安心工作,教了大半輩子書的秦老師思前想後,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抉擇,一咬牙提前辦理了退休手續,離開了自己衷愛的教師崗位。秦老師辦完退休手續回到家中,情緒非常低落。但面對同樣打不起精神的老杜。秦老師半晌後一聲嘆息之拉開了話匣子:“夫妻多年,我最瞭解你。當了大半輩子警察,讓你離開你的戰友,離開老百姓,你肯定受不了。這次犧牲了我,給你騰出更多的時間,更多精力,可以放在工作上了,你可要好好幹哪。說小話,咱得對得起黨給你的那份工資;講大道理,咱得對得起老百姓,你給老百姓辦件好事他會記住你一輩子。”秦老師一席話,讓平生很少落淚的老杜哭的像個孩子。從此,老人和家庭有了妻子的細心照顧,他心裏塌實了很多。從那以後,他把全部身心都撲在了工作上,幹起活來更加賣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