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請關閉酷6加速器、ppstream加速器等程序,否則影響視頻播放
3月1日,在醞釀了一年之久後,《神木縣全民免費醫療實施辦法(試行)》如期推行。這項被媒體稱為『開國內先河』的醫療保障制度推行兩個多月以來,讓全體神木人民真正『看得起病』。同時,公眾道德風險卻又把政府推上了尷尬的位置。
-政策
神木百姓免費醫療
今年3月1日,神木縣域內正式推行『全民免費醫療』制度,凡擁有神木籍戶口的城鄉居民患者,在定點醫療機構進行醫療,都將成為該制度的受惠者。制度設計者的思路很明顯:用最大認同、最可操作的方式推進醫改,讓人人享有福利性質的公平、統一的醫療服務。
據了解,在《神木縣全民免費醫療實施辦法(試行)》出臺之前,其設想在神木已著手醞釀一年多。『全民免費醫療』制度突出城鄉一體化思路,根據《實施辦法》,在神木籍戶口的城鄉居民中(未參加城鄉居民合作醫療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人員除外),實行門診醫療卡和住院報銷制。規定門診中實行醫療卡制度,每人每年可享受100元門診補貼,門診醫療卡結餘資金可以結轉使用和繼承。住院報銷設定有起付線,鄉鎮醫院住院報銷起付線為每人次200元,縣級醫院為每人次400元,縣境外醫院為每人次3000元。起付線以下(含起付線)的住院醫療費用由患者自付,起付線以上的費用按規定由縣財政買單。
大病患者獲重生機會
而神木醫改的最大亮點是,把包括安裝人工器官、器官移植等特殊檢查費、治療費和材料費也列為報銷范圍,每人每年報銷上限為30萬元。
同時,《實施辦法》對特殊病報銷都有相應的報銷比例,如癌癥、肝硬化、腎病和嚴重消耗性疾病等不能進食,需要靠營養液維持生命的,或者某些特殊疾病必須用生物制劑治療的,使用營養藥品費用報銷80%;血液系統疾病、其他疾病引發嚴重貧血或者各種手術中大出血的,必須使用血液制品的費用報銷90%。一位衛生系統的官員評價說:『這些報銷比例在國內都是相對較高的。』
-分析
免費倚仗經濟後盾
繼實施12年免費教育工程後,神木縣又在全縣推行免費醫療,這一動因源於縣域經濟的超前。2008年實現人均生產總值6.87萬元,遠遠超過全面小康社會人均生產總值3000美元的標准;財政總收入達到71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6.7億元。綜合實力位居陝西省第一位,西部排第5位,全國排第92位。
據統計,『全民免費醫療』模式運行首月,累計接收住院患者2070人,縣內定點醫療機構總住院費為751.6942萬元,住院費報銷538.421萬元,人均報銷2601元。另外,轉縣境外醫院治療的患者共有260人,按估算還有350萬—400萬元尚未報銷,預計3月份『全民免費醫療』報銷總額約在960萬元。『這是在預計范圍內的。』一位醫院負責人表示。
-現狀
重病患者排不上隊
據了解,自從3月1日這一惠民政策實施以來,就出現了令政府頭痛的事情:該縣的7所定點醫院病床全部爆滿。『現在要想急著住院,就得找熟人說情。』一位在神木縣醫院就診的患者家屬15日說,『還有人為了看病,專門在醫院附近租房排隊住院。』『在定點醫院,有病的住不進去,治好了的不出院。』一位開辦私人診所的女士說,『免費醫療,對老百姓是好政策,但對那些不知足的人肯定是個不好的政策。』
姚餘珍今年50歲,是一位肝硬化患者。3年來,治病的賬單壓垮了他的家境。可就是這樣一位靠不斷吃藥來壓制病情反彈的病人,從3月3日以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他10多次來到神木縣醫院,結果傳染科的床位始終滿員。姚餘珍只好在縣城租了間民房,老婆每天蹬三輪車賣水果,他則專門等著住院。4月29日下午,醫生讓他去一趟,但老姚還是白跑了一趟。
『有的住院者是乙肝「小三陽」,卻住進醫院不想出來。我得的是大病,醫生無奈,讓我先采取其他辦法,但我沒錢還能想出什麼辦法?只要能住上院,我不要免費,給我報80%也行啊!』
全免難免財力不濟
然而有專家卻對神木『免費醫療』背後的經濟後盾提出擔懮,認為此舉是激進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餘暉在接受采訪時指出,初步測算,『全民免費醫療制度』推行後,神木縣財政一年需要補貼至少1.5億元資金,人均補貼400元左右,遠遠高於新醫改方案中到2010年人均補貼達到120元的標准。『此舉可能會帶來財政方面無以為繼的後果。』
同時,也有來自網友的擔心:醫療公益保障的標准是指醫療保障總醫療費用佔GDP的7%—10%,個人支付低於30%,政府和社會高於70%。對於人口近40萬的神木縣,依照公益標准,神木年人均醫療費用為68700×7%=4809元,政府承擔70%的醫療費,約3360元,全縣總醫療經費為3360元×40萬=13.44億元。其中,中央、省級政府給個人承擔100元/人,全縣近40萬人,合計4000萬元。也就是說,神木財政將要有近13億元醫療公益保障金,相當於地方財政收入的78%以上。很顯然,神木不可能拿出這麼多財政收入來承擔百姓免費醫療。
-調查
病床成了稀缺資源
神木縣推行『全民免費醫療』以來,先後將神木縣醫院等7所醫院列為縣級定點醫院,西安交大一附院等5所醫院為省級定點醫院,此外,北京的6所知名醫院也被列入定點醫院的名單。
受到免費醫療的誘惑,大量的求醫者湧入縣級定點醫院,其數量超過了能夠估計到的最高數量。幾天裡,記者在光明路中段的神木縣醫院巡視看到,該醫院的350張病床全部爆滿。在神木第二醫院,病床同樣滿員,為了接治住院患者,醫院只好在走廊裡安置了不少病床。
求醫潮規模龐大,病床一下成了稀缺品,由於無法給求醫者提供住院病床,許多亦應住院的病人神情黯然地在醫院裡等待、徘徊。
一位政府官員無奈地說:『病床爆滿現象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受到免費醫療的誘惑,有的患者是生病後非等到3月1日以後來看的;有的是多年看不起病的;還有的是小病非要住院看的。』
患者治好了不出院
有些病人通過住院治療後完全可以出院休養,可就是住著不想出院,因為他們心裡有本賬:他們也是經歷最短四五天,最長一二十天,實屬不易纔住了院;而且,辦理了出院手續,按規定,『免費午餐』就會戛然斷供,與其回家自己花錢休養,還不如再住兩個禮拜繼續免費治療。
『有些病人通過住院治療後完全可以出院休養,可就是住著不想出院,後面的病人又等著入院,醫護人員不得不與患者進行溝通。』一位醫院領導說。
免費醫療提法欠妥
一家縣級定點醫院的負責人對記者坦言,『免費醫療』的提法上有點不妥,叫法上容易使群眾有誤解。有的群眾拿著50元錢來看病,當看到實際住院的起步價是400元,許多農民是文盲,不了解政策,就埋怨政府說話不算數。
在醫院的各個科室,醫生們給患者用藥執行《醫保目錄》,屬於自費的,要征詢病人使用意見。神木縣醫院骨科一大夫在給患者開藥時,用了部分非《醫保目錄》的藥品,當時沒來得及讓患者簽字。患者沒能報銷這部分藥費,後來患者找到該醫生,醫生只好為患者出了400餘元了事。
-懮慮
醫療體系疲憊不堪
『政策的推行沒有顧及到公眾的素質,目前當務之急不是資金的問題,而是如何在制度上設置強有力的約束,如何應對公民道德風險纔是關鍵。』一不願透露姓名的政府官員說。
走訪神木縣城的幾家醫院之後,記者眼中的患者家屬是輕松的表情和快樂談笑。『看病不花錢』的朴實答案隨著記者的問話脫口而出。
的確,在『免費』激勵下,醫生和患者都存在一種過度佔用政府財政享受醫療服務的傾向,其結果可能會帶來逆向選擇,財政入不敷出,無法維系現有的醫療保障水平,最終政府會陷入兩難境地。
面臨公眾道德風險
在民間,一些人擔心,全民免費的醫療模式既造成了醫療資源浪費,也造成醫療服務效率很低,因為不少群眾住院或動一個手術,往往要長時間的排隊,會使一些社會底層人群在這一制度下耽誤了治療。同時,免費醫療之下神木醫療體系疲憊不堪,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能力相當脆弱。
對於政策推行伊始暴露出的矛盾,對於社會各界的種種質疑,對於媒體的采訪,神木縣政府一直采取回避原則。記者數次前往神木縣衛生局以及幾家醫院,提及采訪內容,均被接待者予以婉拒。有官員私下說,之前想采訪『全民免費醫療』的媒體很多,因為在政策執行中,發現一些問題和漏洞,需要調整,概不接受相關采訪。
外界對此的分析為,『免費』公共產品的需求是無止境的,主政者或許已經意識到高醫療需求所蘊含的風險和壓力,想低調行事。